山区农民搬迁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、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措施。通过搬迁工程,可有效实现农民安居避险,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改善农村整体环境面貌,盘活农村闲置资产,促进农村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,最终通过改变农民生产方式,转变农民生活方式,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和水平。目前,山区搬迁已成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种有效的模式。
资金聚焦,多方投入,全力推进新一轮搬迁工程。2013年启动的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工程是北京实施的第三轮搬迁工程,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、部门集成一部分、社会捐助一部分和农民自筹一部分的方式,多渠道、多层次推动新一轮搬迁工程。市级财政补贴标准从第一轮每户1.25万元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补贴、每人1万元的农民建房直接补贴,提高到现在的每户3万元和每人1.8万元。各山区区县根据所属山区实际,提出本区县的配套补贴标准。其中,门头沟区补贴每户3万元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,密云县补贴农民每人1.2万元,用于农民建房。在落实专项补贴政策的同时,还集成农宅抗震节能改造、生态移民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等政策资金一同推动搬迁工程建设,减少搬迁镇村的资金负担。
高起点规划,高标准建设,全方面提升新村基础设施。搬迁新村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,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考虑农民需求,科学规划建设新村。不仅要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而且要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创造基础条件。搬迁新村不仅实现了路、水、电、讯的基础要求,而且供暖、卫生公厕、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、有线、宽带等设施也在逐渐完备。完全解决农村的脏、乱、差问题,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生产、生活与生态环境,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,让农民享受与城市现代化相近的农村里的生活,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。
利用新科技,使用新材料,推广新能源,省钱、省事、保环境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灵魂,为节约能源、保护自然环境,在前两轮搬迁工程中,农民新居统一安装塑钢门窗,加装保温层,搬迁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,建设太阳能浴室,新能源在搬迁新村得到了广泛应用。现在新村建设在新能源利用上又有了进一步提升,生活用能使用电、型煤、液化气等清洁能源,冬季用空气源热泵、电暖气、电热布等设备取暖,不仅节约了农民的生活成本,而且清洁了农民的生活环境,减少了如生火、储煤等很多麻烦,农民家里的环境更加整洁美观。
依托自然资源,利用搬迁新居,发展生态休闲产业。建设具有产业功能的住房是搬迁新村民居建设的一大特点,搬迁新村以沟域经济建设为契机,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,挖掘利用当地的历史遗迹、传统习俗、风土人情,盘活农村资产,组织引导农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为首都市民提供度假休闲场所,提升特色农产品价值,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,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。
据介绍,新一轮搬迁工程为期5年(2013年~2017年),共涉及7个山区县、60个乡镇、399个行政村、35089户、74458人。其中,地质灾害易发区10838户、25681人,受洪水威胁地区14460户、29008人,生存条件恶劣地区9791户、19769人。
邮箱:tianmajiqi188@163.com
地址: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19号山东黄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
工厂地址:山东禹城市伦镇工业园
联系电话:15621858068 王经理
网站地图:XML地图 HTML地图
官网二维码